C语言指向多维数组的指针
本小节以二维数组为例介绍多维数组的指针变量。
0 1 2 3
4 5 6 7
8 9 10 11
它的定义为:
int a[3][4]={{0,1,2,3},{4,5,6,7},{8,9,10,11}}
设数组a的首地址为1000,各下标变量的首地址及其值如图所示。

前面介绍过,C语言允许把一个二维数组分解为多个一维数组来处理。因此数组a可分解为三个一维数组,即a[0]、a[1]、a[2]。每一个一维数组又含有四个元素。


例如a[0]数组,含有a[0][0],a[0][1],a[0][2],a[0][3]四个元素。
数组及数组元素的地址表示如下:从二维数组的角度来看,a是二维数组名,a代表整个二维数组的首地址,也是二维数组0行的首地址,等于1000。a+1代表第一行的首地址,等于1008。如图:


a[0]是第一个一维数组的数组名和首地址,因此也为1000。*(a+0)或*a是与a[0]等效的, 它表示一维数组a[0]0 号元素的首地址,也为1000。&a[0][0]是二维数组a的0行0列元素首地址,同样是1000。因此,a,a[0],*(a+0),*a,&a[0][0]是相等的。
同理,a+1是二维数组1行的首地址,等于1008。a[1]是第二个一维数组的数组名和首地址,因此也为1008。&a[1][0]是二维数组a的1行0列元素地址,也是1008。因此a+1,a[1],*(a+1),&a[1][0]是等同的。
由此可得出:a+i,a[i],*(a+i),&a[i][0]是等同的。
此外,&a[i]和a[i]也是等同的。因为在二维数组中不能把&a[i]理解为元素a[i]的地址,不存在元素a[i]。C语言规定,它是一种地址计算方法,表示数组a第i行首地址。由此,我们得出:a[i],&a[i],*(a+i)和a+i也都是等同的。
另外,a[0]也可以看成是a[0]+0,是一维数组a[0]的0号元素的首地址,而a[0]+1则是a[0]的1号元素首地址,由此可得出a[i]+j则是一维数组a[i]的j号元素首地址,它等于&a[i][j]。

由a[i]=*(a+i)得a[i]+j=*(a+i)+j。由于*(a+i)+j是二维数组a的i行j列元素的首地址,所以,该元素的值等于*(*(a+i)+j)。
【例10-22】
int (*p)[4]
它表示p是一个指针变量,它指向包含4个元素的一维数组。若指向第一个一维数组a[0],其值等于a,a[0],或&a[0][0]等。而p+i则指向一维数组a[i]。从前面的分析可得出*(p+i)+j是二维数组i行j 列的元素的地址,而*(*(p+i)+j)则是i行j列元素的值。
二维数组指针变量说明的一般形式为:
类型说明符 (*指针变量名)[长度]
其中“类型说明符”为所指数组的数据类型。“*”表示其后的变量是指针类型。“长度”表示二维数组分解为多个一维数组时,一维数组的长度,也就是二维数组的列数。应注意“(*指针变量名)”两边的括号不可少,如缺少括号则表示是指针数组(本章后面介绍),意义就完全不同了。
【例10-23】
多维数组的地址
设有整型二维数组a[3][4]如下:0 1 2 3
4 5 6 7
8 9 10 11
它的定义为:
int a[3][4]={{0,1,2,3},{4,5,6,7},{8,9,10,11}}
设数组a的首地址为1000,各下标变量的首地址及其值如图所示。

前面介绍过,C语言允许把一个二维数组分解为多个一维数组来处理。因此数组a可分解为三个一维数组,即a[0]、a[1]、a[2]。每一个一维数组又含有四个元素。


例如a[0]数组,含有a[0][0],a[0][1],a[0][2],a[0][3]四个元素。
数组及数组元素的地址表示如下:从二维数组的角度来看,a是二维数组名,a代表整个二维数组的首地址,也是二维数组0行的首地址,等于1000。a+1代表第一行的首地址,等于1008。如图:


a[0]是第一个一维数组的数组名和首地址,因此也为1000。*(a+0)或*a是与a[0]等效的, 它表示一维数组a[0]0 号元素的首地址,也为1000。&a[0][0]是二维数组a的0行0列元素首地址,同样是1000。因此,a,a[0],*(a+0),*a,&a[0][0]是相等的。
同理,a+1是二维数组1行的首地址,等于1008。a[1]是第二个一维数组的数组名和首地址,因此也为1008。&a[1][0]是二维数组a的1行0列元素地址,也是1008。因此a+1,a[1],*(a+1),&a[1][0]是等同的。
由此可得出:a+i,a[i],*(a+i),&a[i][0]是等同的。
此外,&a[i]和a[i]也是等同的。因为在二维数组中不能把&a[i]理解为元素a[i]的地址,不存在元素a[i]。C语言规定,它是一种地址计算方法,表示数组a第i行首地址。由此,我们得出:a[i],&a[i],*(a+i)和a+i也都是等同的。
另外,a[0]也可以看成是a[0]+0,是一维数组a[0]的0号元素的首地址,而a[0]+1则是a[0]的1号元素首地址,由此可得出a[i]+j则是一维数组a[i]的j号元素首地址,它等于&a[i][j]。

由a[i]=*(a+i)得a[i]+j=*(a+i)+j。由于*(a+i)+j是二维数组a的i行j列元素的首地址,所以,该元素的值等于*(*(a+i)+j)。
【例10-22】
main(){ int a[3][4]={0,1,2,3,4,5,6,7,8,9,10,11}; printf("%d,",a); printf("%d,",*a); printf("%d,",a[0]); printf("%d,",&a[0]); printf("%d\n",&a[0][0]); printf("%d,",a+1); printf("%d,",*(a+1)); printf("%d,",a[1]); printf("%d,",&a[1]); printf("%d\n",&a[1][0]); printf("%d,",a+2); printf("%d,",*(a+2)); printf("%d,",a[2]); printf("%d,",&a[2]); printf("%d\n",&a[2][0]); printf("%d,",a[1]+1); printf("%d\n",*(a+1)+1); printf("%d,%d\n",*(a[1]+1),*(*(a+1)+1)); }
指向多维数组的指针变量
把二维数组a分解为一维数组a[0]、a[1]、a[2]之后,设p为指向二维数组的指针变量。可定义为:int (*p)[4]
它表示p是一个指针变量,它指向包含4个元素的一维数组。若指向第一个一维数组a[0],其值等于a,a[0],或&a[0][0]等。而p+i则指向一维数组a[i]。从前面的分析可得出*(p+i)+j是二维数组i行j 列的元素的地址,而*(*(p+i)+j)则是i行j列元素的值。
二维数组指针变量说明的一般形式为:
类型说明符 (*指针变量名)[长度]
其中“类型说明符”为所指数组的数据类型。“*”表示其后的变量是指针类型。“长度”表示二维数组分解为多个一维数组时,一维数组的长度,也就是二维数组的列数。应注意“(*指针变量名)”两边的括号不可少,如缺少括号则表示是指针数组(本章后面介绍),意义就完全不同了。
【例10-23】
main(){ int a[3][4]={0,1,2,3,4,5,6,7,8,9,10,11}; int(*p)[4]; int i,j; p=a; for(i=0;i<3;i++){ for(j=0;j<4;j++) printf("%2d ",*(*(p+i)+j)); printf("\n"); } }